又是壹個開學季。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裏,不少中小學生參加了海外遊學團。海外遊學能給中小學生帶來什麽?家長為此花費值不值?如何看待已經成了壹種風潮的海外遊學?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遊學代辦 “學”什麽?“遊”什麽? 今年暑期,武漢各大培訓學校、留學機構、旅行社紛紛推出出國遊學產品,“歐洲名校遊”“赴美夏令營”等產品廣受歡迎。 壹家旅行社負責人說,武漢海外遊學團主要是以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和中學生為主。從出國遊學目的地看,大多數機構都鎖定在美國、英國及其它歐洲國家。 點擊進入下壹頁 據了解,由於簽證及報名人數多等原因,大多數遊學團需要提前兩三個月進行預訂,知名遊學機構的精品遊學線路甚至需要提前半年報名。 記者從壹些中介機構和旅行社了解到,壹般為期半個月左右的遊學團以參觀國外名校為主,並且會包含目的地國家的主要景點,例如到英國會參觀牛津、劍橋等高校及壹些特色景點。 跟普通旅遊團的行程差不多,但遊學團的價格要高出壹兩倍,2周到3周的行程,旅行社、留學中介報價為2萬到5萬元人民幣不等。 大連嘉得英語學校校長劉小奇近日剛剛帶領14名11歲到18歲不等的學生團隊結束了美國東部之旅。他表示,遊學過程中的“遊”並不是僅僅停留在帶孩子去旅遊,或旅遊加參觀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和在國內壹樣,是把周圍的環境當成大課堂。遊學過程中所做的,實際是學生平時培訓課程的海外延展。 “比如在洛杉磯的蓋蒂中心,這是壹家藝術博物館。我們不借助導遊,而是給孩子們設計了任務,讓他們自己研究地圖,去跟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充分交流。孩子們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劉小奇說。 記者向參加遊學團的部分學生和家長了解到,壹些家長希望通過遊學讓孩子盡早真正體驗“全英語環境”,養成語言習慣,同時感受世界著名頂尖學府的學術氛圍,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打工遊學 海外遊學收獲幾何? 壹些家長表示,從孩子回來的表現看,出國遊學確實可以增長閱歷和見識,尤其是在壹些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得到鍛煉。 大連市壹位吳姓家長告訴記者,讓孩子參加遊學團的目的,並不在於能學到多少實際知識,關鍵在於能否得到壹些鍛煉。參加完16天的美國遊學後,孩子平時做事拖拉、東西亂放等毛病都有了改善,對英語的興趣也明顯提高。 但也有家長認為,半個月左右的遊學效果有限,反倒讓孩子的心飛了,很難安穩地收回來。 “21天的歐洲遊學,女兒逛街購物的興趣高漲,眼界也變高了,不知這趟遊學收獲了什麽?”在武漢的壹個教育論壇上,壹位網名“可朵咪咪”的母親發文吐槽。 記者了解到,隨著出境遊學人數增長,關於遊學的投訴也逐漸增多。壹位家長向記者反映,當時對遊學提供的“大學名師授課”“名校推薦信”等內容感興趣,所以就花錢讓孩子去美國的遊學團,但據女兒回來反映,這些行程基本沒有,因此非常失望。 在上海壹家出版社工作的潤華壹直對孩子遊學心存猶豫。她告訴記者,身邊很多同學家長從小學起就送孩子去遊學,有的純粹是暑期兩個星期把孩子“寄存”壹下,很多遊學項目的含金量不高。 理性看待 莫盲目攀比 目前,參加海外遊學的人群呈現低齡化趨勢,中、小學生正逐漸成為出境遊學市場的主要受眾群體。 “從大環境來說,國人消費水平在提高,旅遊意識增強,簽證政策利好。就行業自身而言,旅遊業滲透力度增強,遊學產品走向細分化及完善化,也讓家長更放心送低齡孩子出國。”壹家旅行社負責人說。 壹位資深海外教育專家告訴記者,參加遊學團應該有多方綜合考量,以探索文化教育差異為主,應該把學和玩結合起來,不能光學或者光玩,除了看名校,最好和名校的學生有些交流,參加壹些課程,才能有所收益。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於偉表示,相對於普通的旅遊,出國遊學對增加中小學生的體驗和經歷很重要,更具文化屬性和含金量。如何讓遊學更好發揮作用,有賴於旅行社等機構科學合理地組織安排,學校和社會各方都應對此加強引導。 長春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孫中華認為,家長對於遊學應冷靜對待,家長要確保孩子參與的遊學活動是優質的遊學。應根據是否有專業教師帶隊並指導、主題或內容安排是否有益於青少年身心發展、日常管理是否規範、要求是否嚴格、有無安全保障等進行判斷。 專家表示,參加遊學團壹般花費較高,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參加遊學是壹項發展型消費而非必須消費,應根據經濟情況適當選擇,沒有必要為此盲目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