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8210353-1.aspx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台南區農改場火力全開,花9年育成新款在來米「台南秈18號」,做成的碗粿、米粉等小吃味更鮮、型更美;又幫4家農會主力米調製出可做西式麵包的米穀粉;讓米食風情翻新面貌。
農委會統計,國人的米消費量,2016年每人每年44.5公斤,對比2007年的47.5公斤,下滑了3公斤。
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今天召開「加工用水稻新品種-台南秈18號暨米穀粉2.0應用發表」記者會,一口氣發表2個研發成果,一方面強化傳統美食的原料米等級,一方面又讓更多農會能生產製作各式西式麵包的米穀粉,讓米固本又強身,為提高米消費量貢獻心力。
傳統美食方面,台南區農改場嘉義分場副研究員陳榮坤說,米粉、碗粿、蘿蔔糕等都是用在來米(秈米)製作的,目前有2款秈米是使用最久的農產原料,其中「台中秈17號」產量高、每公頃接近6000公斤,但是要陳化一年以上降低黏性,以利加工製作時好成型,鮮度風味就會降低。
另一款「台農秈14號」則只要陳化2到3個月即可,鮮味保存度好,但是產量每公頃只有4800到5000公斤。
他並說,前後花費9年時間,從98年起進行雜交育種,直到107年6月,終於育成「台南秈18號」,結合以上兩大品種優點,陳化只要2到4個月,做成的碗粿、蘿蔔糕、米粉都更具鮮味,而且更有型,不會鬆垮,產量每公頃也有6000公斤,深具市場潛力,將推廣上市,讓傳統小吃更能擄獲人心。
台南區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陳曉菁則為了讓米投入製作廣受消費者喜愛的西式麵包費盡心力,已經開發出4款分屬4家農會專有的品牌米穀粉,供消費者、麵包店可直接向農會訂購。
她說,這4家農會的米穀粉各具特色,都是用當地生產的米種調製而成,其中雲林縣農會用台南11號、西螺農會用黃金米、池上農會用台稉2號、草屯農會用台稉9號製成,100年已移轉給4家農會,迄今每年產量合計可達4到8公噸。(編輯:張芷瑄)1070821
關鍵字標籤:...
|